近日,笔者在京东自营店购买了一件商品,恰逢双十一促销,商家声称“价保期间,买贵退差价”。本以为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障,没想到这竟是一场“文字游戏”。在价格降低后申请价保时,一键价保只是个摆设。最令人气愤的是,京东平台却以“SKU编号不同”为由拒绝退还差价。当联系京东平台申诉时,平台不仅没有有效解决问题,甚至为自营店这种行为背书。如此现象,不禁让人感叹:价保的初衷是否已经被彻底扭曲?
“双SKU”套路的背后,是对消费者的蔑视所谓SKU编号,是商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唯一标识。然而,以前同一商品稍作调整——商家就能轻易创建一个新的SKU编号,并以此为理由逃避原本的价保承诺。
然而现在脸都不要了,直接换个标题,就是一个新的sku。
这种“合法但不合理”的操作,已然成为某些自营店规避价保义务的惯用手段。
针对这一问题,笔者尝试向京东平台寻求帮助。令人遗憾的是,平台不仅没有纠正自营店的违规行为,反而用技术性话术将责任推向消费者。无奈之下,我拨打了12315投诉。然而,即便是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督,京东依然态度强硬,毫无让步迹象。这种强硬的姿态,很难不让人怀疑:京东平台与其自营商家是否已形成利益共生?
价保从保障到“陷阱”的转变价保最初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,其本意是建立信任、促进消费。然而,如今的价保,却逐渐沦为某些商家欺骗消费者的工具。面对价格波动,消费者满心期待商家履行承诺,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拒绝和令人愤怒的理由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“双SKU”操作并非个例。网上已有不少类似的投诉,说明这种乱象正在蔓延。商家通过制造虚假复杂性,刻意规避承诺,而平台的纵容则让消费者彻底失去了信任。
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重拳出击同一商品设置不同SKU编号,是对消费者认知和信任的欺骗。
难道在购买商品时,配料表之外,还要看商品是否是同一SKU?
这真得让人唏嘘。
而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,值得深思。作为行业巨头,京东不仅应该保障消费者权益,更应对违规商家进行严格约束。如果平台继续选择无视甚至纵容此类行为,那么受损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权益,还有电商平台赖以生存的公信力。
以下让我觉得十分无力。在此,我呼吁监管部门加大对“双SKU”乱象的关注力度,严厉查处商家和平台的不当行为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也要擦亮眼睛,积极维权,用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。自营店的招牌坏了吗?
我们购买商品时,看重的不仅是价格,更是服务与保障。而如今,这些最基本的权益却因“双SKU”的荒诞操作而被践踏。希望在未来,我们的电商环境能够更加透明与公正,不再让消费者为“套路”买单。
目前,笔者还在维权,敬请期待后续。
念头不通达了。
有一样经历的值友们,请在评论中诉说自己的不快。
以上就是关于爱搜群:同一商品两个SKU编号,价保成难题?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